教师轻访谈 | 数学成绩总是波动?稳在细节,赢在积累【第四期】

发布日期:2025-11-11 11:08:19   来源 : HZ美好未来    作者 :CQ数学    浏览量 :6
CQ数学 HZ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:2025-11-11 11:08:19  
6
  数学成绩总是波动?
稳在细节 赢在积累
教师轻访谈 · 第四期

2025 

BTIGHT FUTURE


听得懂、写得对、做得快,似乎总难同时做到。面对成绩的飘忽不定,资深数学教师CQ老师的诊断是:问题根源通常并非知识点,而在于日常的积累与考场的细节

本次对话中,他将为我们厘清思路,分享该如何通过扎实的练习与精准的策略,牢牢锁定分数,让成绩稳定下来。


教师信息
CHARACTER INTRODUCTION

TOP级数学教师「CQ老师」

创立CQ Math《CQ体系数学》,数学竞赛出身,高考数学满分,浙大毕业。教学功底扎实,备课态度端正,擅长教学生体系化突破难题。多年辅导杭二、学军等杭州重高学生

2023年高考中:

CQ弟子数学满分5人148-149超高分段8人,全体平均分130+分;

进入清北14人,所带学员985院校上线率达80%

2024~2025年高考:

CQ弟子数学140+超高分段超过40人

进入清北复交浙160余人,另有10+学生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校

注:因教务老师工作繁忙,2025年考成绩尚未统计完全实际人数超过以上数据

CQ教学理念:

  • 深挖本质,掌握原理,培养能力!

  • 非常注重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双重搭建,特别重视能力体系的培养。


内容目录
CONTENTS
Q1
Num

孩子听课都懂,但是一到做题就无从下手,如何解决知识应用困难的问题?

Q2
Num

期中怎么复习能让成绩稳定一点?能不能帮同学们划一下期中考试的复习范围?

Q3
Num

在有限的时间里,怎样复习比较高效?

Q4
Num

考试时间压力是普遍问题,一般针对数学考试的单选、多选、填空和大题,怎么分配时间更合理?

Q5
Num

孩子在考场上总是犯低级错误,有什么小诀窍可以避免丢分

Q6
Num

考场上遇到难题,心态容易崩盘。面对这场难度不小的考试,您对学生们在心态调整上有什么建议?


NEXT

访谈内容















Q1:孩子听课都懂,但是一到做题就无从下手,如何解决知识应用困难的问题?


遇到题目无从下手,其实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体系性思考问题的习惯。

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: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题目,对他个人而言就是难题而难题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解决。因为解决难题,需要扎实的知识体系能力思维体系作为支撑,这不是听一两节课就能立刻掌握的,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数学就是这样。

要改善这种情况,关键在于日常的持续练习和总结

做题需要“手感”,这需要我们不断去刷题、整理。无论是书本上的例题还是老师讲解的题目,都可以尝试用空白纸重新做一遍,将笔记和思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。只要能把课堂所学真正落实,就一定会有所进步。

但同时也要认识到,听课和做题并不总是能直接对应。并不是今天上课听了一道例题,课后作业我就能直接套用,因为题目中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未讲的知识点和技巧。但坚持把例题重新做一遍,仍然是十分必要的。

Q2:期中怎么复习能让成绩稳定一点?能不能帮同学们划一下期中考试的复习范围?


想要成绩稳定,最根本的还是把学过的内容掌握扎实。建议将暑假和秋季至今所讲的知识点系统复习一遍,只要掌握牢固,无论考试怎么出题,都不会超出我们讲的范围。

对于高一学生,大部分学校期中考试的范围会涵盖除三角函数以外的内容。复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函数综合题上,特别是:

  • 带绝对值的函数:重中之重,这类题比较难,经常作为压轴大题出现。

  • 其他函数性质的综合题,以及指对综合题。

这三种题目在小题目中一定会出现,在大题中常作为难点考查

带绝对值的函数我们暑假已经讲过,秋季课中马上会再讲一遍,同时也会讲到函数性质和指对综合的部分。

Q3:在有限的时间里,怎样复习比较高效?


把笔记和知识点全部过一遍,典型例题再刷一遍。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培训老师,课上讲解的例题通常都是经典题型,这些题目一定要掌握扎实。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,也适用于物理、化学等理科科目



Q4:考试时间压力是普遍问题,一般针对数学考试的单选、多选、填空和大题,怎么分配时间更合理?


时间分配不是固定的,但一般来说,选择加填空建议控制在40–50分钟内完成。平时考试可能因题目较难需要50分钟左右,但在高考中,40分钟是合理范围

不过,目前高一、高二的期中考试,由于老师出题难度可能较高,耗时或许会比较长,但建议也将选择填空的总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

Q5:孩子在考场上总是犯低级错误,有什么小诀窍可以避免丢分?


犯低级错误,第一方面是计算不过关,包括计算能力、计算意识计算技巧

  • 计算能力,指基本运算如因式分解公式是否熟练;

  • 计算意识是指该想到的方法没想到,比如该因式分解时没想到,该用十字相乘法时没意识,比如重分式要化简,重根式该怎么开,如果这一步有问题,那你可能是缺少这个知识点;

  • 计算技巧是指一些题有简便算法,比如解重构方程组的问题,还有初中里面带根式的方程问题,可能大部分同学听学校老师讲的平方法,那计算就会比较慢,但如果我们改选换元法,计算起来就会比较简单,这就属于计算技巧。

第二方面是审题不仔细,这属于学生的做题习惯问题。有的学生读题时容易漏看关键字,比如没看到“正数”的“正”字,一字之差导致整题错误。

针对这点,老师有两个建议第一,平时要养成不慌张的做题习惯第二,读题时标记好关键信息,但是切记,每道题只标2-3个关键词就够了。有的学生卷子上圈满信息,反而没有重点。

读完题后,要能复述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。在数学中,一个信息往往就对应着一个等式,可以把这些信息转化为一式、二式、三式,逻辑清晰地列出。

在步骤书写上,高中阶段不要求像初中那样详细,建议一些低级运算不要写在卷面上,直接在草稿纸或心算完成,否则卷面冗长,反倒显得水平不高,还干扰思路。

最后,避免低级错误的方法是及时验算。不是所有题都要算两遍,这样时间是不够用的。当计算后发现得出的答案看起来就特别奇怪,或者选项里压根没有,就要迅速复查,找出错误。

Q6:考场上遇到难题,心态容易崩盘。面对这场难度不小的考试,您对学生们在心态调整上有什么建议?


考场上遇到难题时,第一要做心理建设,题难的话大家都难;第二要调整心态,我们的目标不是奔着150分去的,那如果我想要140分,是不是得先拿满130分?所以,我们要确保简单的、会做的题目拿到分数,难题也不要一直死磕

对于高手来说,如果一道题思考超过3分钟仍无清晰思路,建议先跳过。真正高效的解题思路往往在最初30秒内形成,长时间纠结反而容易打乱节奏和心态。

最后,一定要留5-10分钟检查简单题,要提升自己整体的分数,而不是死磕难题, 这是CQ Math的最后5-10分钟战略


END



二维码.png
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